★ 历史
霹雳最早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第十五世纪。到了第十八世纪时,其多姿多彩的政治史及权利斗争,更是引人入胜。州的第一个政府,十五世纪时定都于木歪及曼绒。目前的州苏丹之族谱可以追溯到 1528 年。当时的苏丹穆沙发是马六甲最后一位苏丹的大儿子,他是从霹雳河岸开始建立自己的王朝。
在 16 世纪及 18 世纪之间,霹雳因为盛产锡矿,而经常面对北部泰国及南面亚齐和布吉斯的威胁。荷兰人一度试图垄断锡米的交易,但是没有得逞。
因着采锡所能获得的利益非常高,霹雳吸引了中国采矿人潮,这些华人各据山头,形成帮派组织,争夺矿地的拥有权。随着这样无止境的争斗,再加上当时霹雳州皇室分别有苏丹阿都拉及依斯迈王子的权利斗争,这让英国行政单位有了干预的借口。 1874 年,英国总督克拉克和苏丹阿都拉签署邦咯条约,英国支持苏丹阿都拉接掌王位,条件是他必须接受一位英国常驻领事。
英国人很快的成立行政单位,协助苏丹管理州行政事务。第一任领事 JWW BIRCH ,因为其处事手法过于高压,于 1875 年遭人暗杀。英国殖民政府派出大批军队维持治安,并且将苏丹阿都拉流放到外地去。
BIRCH 的接班人, HUGH LOW 的行政手腕就比较高明,他很快的控制住矿场的主控权,将那些矿区首领管的服服帖帖,要他们缴税,同时将州行政事务处理的有条有理。霹雳在他的管理之下,逐渐繁荣起来,马来西亚最早的铁路,从太平到 WELD 港,即是他于 1885 年所建设的。这条铁路加快了运送锡米到港口的速度,因此,锡米的产量也就不断的增加。 1896 年,霹雳成为马来联邦的其中一个成员,一直到日本人入侵为止。
★ 经济
PERAK 的马来意思是“银”,代表了这个州属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锡矿。霹雳州的总人口是两百万。盛产锡矿的地区叫做近打谷,几世纪以来即是一个重要的采矿区。当采矿工业于 20 世纪 80 年代完全垮下后,州内的经济获得重组,改为注重农业、制造业、建筑业及商业贸易等等。目前,州内的工业不断发展,基础建设也不断的加强当中。另外,州政府亦强调渔业、木业、家庭手工业及旅游业等经济活动。怡保是马来西亚其中一个发展得比较进步的城市,它逐渐被发展为重要工商业、教育及投资中心。 |